140家企业,3491个岗位;31所高等院校,4000多名求职者……日前,“慧眼识湖 智谋未来”2019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专业人才招聘会在独墅湖畔举行,规模和人气再创新高。供需两旺的火热场景,是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多年来重视人才工作的生动体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蒋卫明说。近年来,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积极实施人才引领创新发展战略,更大力度引才育才留才。目前在科教创新区8万多从业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比达75%以上,这样的人才密度与活跃度全国罕见。
机制揽才:构筑人才“蓄水池”
“这里创新氛围浓厚、居住环境优美,来了就不想走。”10月19日下午2点,独墅湖体育馆招聘会现场人潮涌动。毕业生们带着简历和自荐书穿梭于人流之中,年轻的面孔写满自信。厦门大学材料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的研究生王佳威是其中一员,她积极地与科教创新区的用人单位交流,想在这里找一份工作。
从产业类别来看,今年招聘会分为“生物医药、纳米科技类”“高端制造类”“软件及人工智能类”“综合类”4个区域,充分体现了独墅湖科创区的产业特色和人才需求特点。从岗位的紧缺程度和热门程度来看,研发类岗位招聘最为迫切,也最受求职者欢迎。
苏州吉因加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招聘负责人陈华介绍,与以往相比,公司更加注重应聘者的逻辑思维、学习能力及工作兴趣等,而不是专业是否对口。很多求职者的想法也在发生变化,不再仅仅关心工资和待遇,而是会问“公司现在正在推进哪些研发项目”“能为员工提供什么样的培训机会”等。“这些变化表明,这场招聘会不仅供需两旺,并且供和需的层次都很高。”
这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拥有丰厚的科创资源这一基础。截至目前,科教创新区已累计吸引31所中外知名高校及6所职业院校入驻,全区在校生规模达7.85万人,其中研究生1.8万余人;先后引进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等14家“国家队”科研院所,累计建成247个研发机构和平台,其中包括微纳机电制造等30多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冷泉港亚洲分会等20多个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平台;拥有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和流动站38个。
据介绍,今年是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人才招聘的第三年。仅今年上半年,独墅湖科教人才市场召开招聘会13场。其中仅南京校招就有6场,参会企业266家,提供岗位3953个,入场总人数达2.8万人次。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沈琰说,“本着本地人才‘不放过’、异地人才‘不错过’的原则,独墅湖科教创新区通过一系列人才政策,建立起贴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引进体系。”
早在2015年,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就发布了推进院校跨越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科创区要进一步发挥高校资源与品牌优势,围绕“大师、大平台、大项目”,以高端人才集聚工程、院校发展创新工程、国际交流示范工程、特色资源共享工程“四大工程”为抓手,三年内吸引或培养国际知名领军人才、科教杰出人才、科教柔性人才、科教骨干人才共300余名,集聚企业家兼职教授37人,为苏州工业园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强而有力的智力支持、人才保障。
平台育才:围绕产业链打造人才链
今年9月,福耀苏州研究院落户科教创新区,重点建设智能制造与机器人、仿真技术、天线技术、光电、薄膜与传感器等研发与产品开发中心。项目已落地,人才从何而来?
受福耀集团委托,今年以来,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内的代顿大学中国研究院承担起这一智能工厂人才培训项目。与同在科教创新区的“邻居”东南大学、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等院校合作,开设应用工业机器人系统、计算机编程、工业自动化设计、工业4.0与智能制造等课程,为福耀集团培养具有创新能力、技术专长和良好英文交流水平的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方向的工程师。
架构“人才金字塔”,平台载体是“基石”。这样的案例在科教创新区比比皆是。产业加速升级,对人才的类型、规格和层次提出更加多样化的需求。如何围绕产业链打造人才链,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率先探路。
翻开正在制作优化中的《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科教资源手册》,区内生物医药产业、人工智能产业及纳米技术应用产业的科教资源、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概况一目了然。目前,科教创新区已建立了一套以全日制学历教育为主、覆盖从博士、硕士、本科到专科和高职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在专业设置方面,科教创新区结合苏州工业园区重点产业发展方向,陆续引进了中科大软件学院、纳米学院,西交大纳米学院,东大软件学院等一批高端人才培养基地,形成了一批产业结合紧密、专业特色鲜明的学科群。
在实习实训方面,针对学校课程内容在技术迭代等方面的滞后性问题,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参照区内高校专业设置,设立实习、实训基地,为企业与高校搭建交流平台,缩短双方磨合的时间。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径。
当天在招聘会现场,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实习基地项目举行授牌仪式,来自7个行业的17家企业被授予“特色产业实习基地”或“留学生实习基地”。“我们将依托特色实习基地项目,通过各类对接活动,帮助本地学生更好地实习和就业。”沈琰说。
环境留才:让人才红利变成创新动力
“对于高层次人才,既要引得来,还要留得住,更要发展好。”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深谙此理。然而,在当前各地揽才新政竞相加码、人才虹吸效应日益显现、人才争夺愈演愈烈的大环境下,如何在“人才大战”中“拔得头筹”?
“吸引人才落地生根、大展身手的关键,在于环境。”业内人士认为,人才的去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展空间、文化认同、人居环境等外部因素,优质的发展环境对人才流向起着重要的作用。
产业环境尤为关键。以生物医药产业园为例,这里被大家亲切地称为“B村”。在“B村”,上游的供应商、下游的客户、中间的第三方服务……“村里”一应俱全;中试、毒理分析、伴随诊断……“邻居”们都能做。“这样的产业生态对创业者来说吸引力太大了!”派格生物创始人兼CEO徐敏感慨。“B村”的服务团队自称“小二”,称呼将落户人才为“客官”。徐敏就是最早在这创业的“客官”之一。
针对本土培养的人才,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拿出滴灌式的扶持政策、保姆式的亲商服务“用心留人”。开设创业课程、提供办公场所、辅导注册公司、对接上下游企业和资本……苏州独墅湖创业大学将创业服务前移至校园,为所有有意愿创业的青年学生提供帮助。去年,科教创新区内高校毕业生近1.3万人,其中,包括特色产业人才近7000人。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选择留在独墅湖畔就业、创业。
一方面,以产业为导向引进和培养真正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引导人才及其项目实实在在地嵌入产业链,用良好的产业生态“黏”住人才。在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成为常态。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蒋卫明说。未来一段时期内,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将抢抓苏州自贸片区的发展机遇,更大力度集聚人才资源,推动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奏响人才发展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的华美乐章。